首页 / 龙岩 历史
在中国东南部的群山环抱中,龙岩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回应着当今世界的热点议题。从革命老区的红色记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实践,从客家文化的千年传承到数字经济的创新突破,龙岩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记录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缩影。
1929年,在龙岩上杭县古田镇召开的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这座闽西小城因此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今天,当我们面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挑战时,古田会议精神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历史启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古田会议所强调的"思想引领"原则,对于当今各国政党建设、社会治理仍具借鉴意义。龙岩作为这一精神的发源地,正在将红色基因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龙岩拥有古田会议旧址群、才溪乡调查纪念馆等众多革命遗址。在全球文旅产业复苏的背景下,龙岩创新红色旅游模式,通过V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开发多语种讲解系统,让红色故事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藩篱。
实践创新:2022年,龙岩红色旅游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占比显著提升。这种将革命历史与当代科技相结合的叙事方式,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了中国方案。
上世纪80年代,龙岩长汀县曾是中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几十年治理,如今的龙岩森林覆盖率高达79.39%,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典范。
生态转型: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今天,龙岩的生态修复经验尤其珍贵。其创新的"等高草灌带"治理技术已在非洲、东南亚等地区推广应用,为全球土地退化防治贡献了中国智慧。
作为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城市,龙岩率先开展林业碳汇交易。2021年,龙岩长汀县完成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为全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绿色金融:在COP26气候大会后全球碳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龙岩的经验表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这种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平衡环境保护与减贫目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龙岩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和聚集地,境内有被誉为"客家首府"的汀州古城。客家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展现了高超的建筑技艺,更体现了"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精髓。
文化对话:在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的今天,客家文化"四海为家又不忘根本"的特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文化注脚。龙岩通过举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等活动,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桥梁。
龙岩拥有客家十番音乐、闽西汉剧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风险,龙岩探索"非遗+研学""非遗+数字"等新模式,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
文化韧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实施20周年之际,龙岩的经验表明:传统文化保护需要创造性转化。这种平衡保护与发展的思路,对全球非遗保护具有启示意义。
作为革命老区,龙岩曾经面临发展滞后的问题。但近年来,龙岩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培育了龙净环保、龙马环卫等上市公司,实现了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的转变。
发展转型: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中,龙岩的实践打破了"山区必然落后"的刻板印象。其"弯道超车"的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参考路径。
龙岩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5G网络覆盖,通过电商平台将地瓜干、百香果等特色农产品销往全球。在数字鸿沟成为全球发展瓶颈的背景下,龙岩的实践弥足珍贵。
包容性增长: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强调"不让任何人掉队"。龙岩通过数字技术缩小城乡差距的做法,为实现全球减贫目标贡献了基层智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龙岩这座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城市,正在书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从革命精神到生态文明,从文化传承到数字创新,龙岩的实践表明:历史不是负担而是财富,传统不是枷锁而是翅膀。
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气候变化应对、文化多样性保护等重大议题上,龙岩这样的中国地方实践正在汇入人类文明进步的洪流。读懂龙岩,或许就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逻辑;借鉴龙岩,或许就能找到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本土方案。
当千年客家土楼遇见数字经济的星辰大海,当红色记忆照亮绿色发展的未来之路,龙岩告诉我们:历史与未来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相辅相成的辩证法。这,或许就是这座闽西城市给动荡世界的最珍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