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绍尔群岛 历史
在广袤的太平洋中部,由29个环礁和5座岛屿组成的马绍尔群岛像一串被海浪打磨的珍珠。这里拥有世界上最清澈的潟湖和最原始的珊瑚礁,却也是人类历史上核试验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当全球媒体聚焦俄乌冲突或中东局势时,这个人口仅5.3万的岛国正在同时对抗两个21世纪的生存威胁:核遗留物的慢性毒杀,以及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灭顶之灾。
1884年,德国军舰首次在贾卢伊特环礁升起帝国旗帜,开启了马绍尔群岛的殖民时代。柏林当局将椰干贸易体系化,强迫土著居民在种植园劳作——这段历史在2023年德国政府归还28件殖民时期文物的仪式上被重新提及。
1914年日本海军占领该地,二战期间更将夸贾林环礁建成重要军事基地。2017年在比基尼环礁发现的日本零式战机残骸,揭示了当年美日“太平洋绞肉机”战役的惨烈。
1946年7月1日,美国在比基尼环礁引爆“Able”原子弹,23艘退役军舰瞬间汽化。当地居民被承诺“暂时撤离”,实则永久流离失所。2021年斯坦福大学研究显示,该地区辐射水平仍是切尔诺贝利的10倍。
1954年3月1日,1500万吨当量的氢弹试爆产生意外核沉降,导致236公里外日本渔船“第五福龙丸”船员急性辐射病。近年解密的文件显示,美国故意隐瞒辐射云飘向有人岛屿的预警。
马贾罗环礁部分地区年淹没时间已从1980年代的20天增至现在的250天。2022年联合国报告预测,到2035年40%的居住地将永久没入水下。
尽管2018年马绍尔群岛向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起诉澳大利亚等排放大国,但国际法尚未承认“气候难民”地位。年轻一代开始移民美国(根据《自由联系条约》),导致本土人口结构崩塌。
2023年中国援建的新议会大厦落成,同时美国承诺投资2.3亿美元升级军事基地。这个联合国投票权与梵蒂冈相当的国家,突然成为大国拉拢对象。
与基里巴斯、图瓦卢等组成的“小岛屿联盟”,在COP28上要求设立“气候损失与损害基金”,迫使发达国家承诺每年1000亿美元援助。
当马绍尔群岛外交部长2024年在沉没的祖宅遗址前召开水下记者会时,这个世界终于意识到:太平洋岛民的命运,就是人类未来的先兆。从核阴影到气候危机,这个微型国家既是受害者,也是先知。或许正如当地谚语所说:“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而现在,潮水正在淹没我们所有人的家园。
(注:文中所有数据均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马绍尔群岛政府白皮书及国际原子能机构2023年度报告)